从出现频率和影响面积上来说,往往是雷暴>短时强降水>雷雨大风>飑线>冰雹>龙卷。但从破坏性看,往往是倒叙的,有时也不一定,比如龙卷如果出现在了无人区,损失未必大;短时强降水发生在了大都市,影响可能很大。
强对流天气的形成过程
当云中的冰晶相互碰撞合并,有些水蒸气直接凝华附着在冰晶表面,小冰晶就会长大,当上升气流无法托住它的时候,在重力作用下它会下落,形成各种形态的降水(雨、雪、冰雹等)。下降过程中,低空温度升高,冰晶融化,就成为降雨。有些小冰晶变成了比较大的冰晶时,会直接下落形成冰雹,下落时还会继续相互碰撞合并,长成比较大的冰雹,就像滚元宵一个道理。另外,云中的冰晶相互碰撞的过程中,还会摩擦起电,当正负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,就会击穿空气,形成雷电。
冰雹形成原理
强对流天气脾气暴躁
且来去匆匆
遭遇强对流天气,我们该怎么办?
防御指南请收好!
强对流天气的防御
前期准备
关注当地气象台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,发生强对流天气时最好减少户外活动,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时安排外出活动。
可通过网页,手机收看雷达图,简易判断强对流天气大概多久达到。
防雷电
♦在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,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。
♦在雷雨时,人不要在田地劳作,不要靠近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、大树、旗杆等,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大树下躲雨。
♦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,更不要打手机。
♦不能用金属立柱的雨伞,在郊区露天操作时,不要使用金属工具,如铁撬棒等。
防大风
▶加固围板、广告牌、棚架等临时搭建物。
▶机动车和行人应减速慢行,注意观察。
▶加固港口实施,防止船只走锚碰撞。
▶出海作业船只和近海养殖人员回避港风。
防冰雹
♦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。
♦驱赶家禽、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,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。
防短时强降水
短时强降水会带来地表径流量的激增,容易造成城市内涝、农田积水,在地质条件较为脆弱的地区,易发生泥石流、山体滑坡等。
▶防城市内涝
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,要注意观察,要贴近建筑物行走,防止跌入窖井、地坑等。
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,应尽量绕行,避免强行通过;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,人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,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。
▶防农田积水
及时排除农田积水,以防长期积水导致作物根系死亡或倒伏。
▶防泥石流、山体滑坡
当遇到泥石流时,要向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跑,切不可顺着泥石流沟向上游或下游跑,更不要停留在凹坡处。
当遇到滑坡时,首先不要顺坡跑,而应向两侧逃离。当遇到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,不要慌乱,如果滑坡呈整体滑动,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